全球微动态丨三国演义读后感1100字 读后感1200字
2023-04-03 17:17:29来源:抄写作文网
抄写作文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三国演义读后感1100字 读后感1200字来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

三国演义读后感1100字

我用了近一个星期读了《三国演义》一书,真是收益非浅啊!《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我很是喜欢。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故事也同样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战最为出色。使读者都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呼兰河传读后感-读后感1200字

“正月十五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

耳畔仿佛响起了荒凉的歌声。从那安静且了无生气的大院子里,从那间破旧的草房里,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小说名篇,也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用平淡又带着孩童稚气的笔调,慢慢涂抹出萧红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平凡的北方小城,一群善良又愚昧的百姓。

呼兰城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和围绕大泥坑发生的趣事,真是令人忍俊不禁。跳大神、放河灯与野台子戏,读来新奇,还保留着一股古朴之气。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心里还念着古时候传下来的规矩,使人动容,虽然这些又带些许封建迷信的味道,但是让人觉得,这么长的时间淌过,还有一些事、一些人是没变的,怀念又心安。

通读全书,其中最让人痛心的故事是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她是一个十二岁的普通的小姑娘,被赶车的胡家接来做小团圆媳妇。之前,她的大娘婆婆是不主张接她来的,她来了之后也只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可见,就算是小团圆媳妇来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生活过。她黑乎乎、笑呵呵的,长得很高,于是她的婆家让她说自己十四岁。在那个年代里,女子长得高了居然也是一件羞事。

“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不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儿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的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难道因为坐得直、走得快就应该挨打吗?

邻居们对团圆媳妇也没有一丝心软和心疼,反而说该打,而这样的邻居也大多是女性,想必她们的少女时期也是挨打挨过来的,对待下一代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却不能想到去帮助她、拯救她。可见,数千年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对女性心灵与身体的束缚甚至已经将她们压得接近扭曲了。

然后,天天夜里跳起了大神,她的婆婆说,小团圆媳妇病了,跳神给她赶鬼。但是怎么赶都不管用,“于是有许多人给他家出了主意,人哪能够见死不救呢?于是凡有善心的人都帮起忙了。他说他有一个偏方,她说她有一个邪令。”足以见到,左邻右舍们还是有着善心的,谁都想救救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有人说吃一个全毛的鸡,有人说吃黄连和猪肉。人们心中的善良和愚昧像是一枚硬币的的正反面,他们不知道,小团圆媳妇落到这种地步,是因为他们心中的愚昧纵容了胡家的人。多荒诞啊!问题竟全部出在每一个出主意救人的人身上。

来了一个画帖的云游真人。小团圆媳妇的大娘婆婆说:“……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是打的狠了点,可是不狠哪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有点狠了,打昏过去了。……”让人不忍卒读!才十二岁的小姑娘,每天遭受的是婆婆的毒打,就算身体不出问题,心理也会有很大的阴影了。

吃了多少偏方,看了多少方士,都没有用。小团圆媳妇活活被胡家折磨死了。临死,她的婆婆心疼的还是钱,却不在乎那条鲜活的人命。

整个《呼兰河传》的故事基调,从这个故事开始,就渐渐的悲凉起来,诉说着那个年代下人们扭曲、萧索的内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主义对人们的荼毒。茅盾说,《呼兰河传》真是一串凄婉的歌谣。正是如此!

标签:

标签:

精彩推荐

资讯News

  • 聚焦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