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鸿氢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也是国鸿氢能去年11月递表失效后的再一次申请,算是其第二次冲击IPO,这一事件引发行业热议。来觅数据显示,国鸿氢能自2016年以来共经过7轮融资,融资金额合计超20亿元,目前估值超过70亿元。
其实在2022年有五家氢能企业冲击IPO,其中国富氢能、治臻股份、捷氢科技冲刺科创板IPO,亿华通和国鸿氢能冲刺港股IPO。氢能企业集中冲刺IPO,在当时对市场的激励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不少氢能企业提出要在未来1-2年上市,一级市场投融资也受到了一定的鼓舞。
【资料图】
不过以上几家企业,除了亿华通在今年1月成功登陆港交所,成为“中国氢能A+H第一股”外,其他几家上市之路都比较曲折,大都终止了IPO进程。氢能企业IPO受挫,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氢能行业处在早期阶段,面临市场规模小、技术积累不足、成本高、政策补贴依赖度高等问题,因此目前相关企业营收和盈利等业绩表现不佳。
而氢能企业上市退出路径的受挫,对机构投资氢能领域的热情或多或少会有一定影响,2022年第四季度氢能领域投融资节奏就稍有放缓迹象。那么2023年氢能赛道的投资热度是会有所降温?还是会进一步升温呢?
⌜ 政策动向⌟
2023年,氢能领域政策东风依旧,一季度国家层面发布了12项氢能发展相关政策,其中国家能源局有4项,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有3项,商务部有2项,工信部、发改委和国新办各有1项,可以发现重视氢能产业发展的部门越来越多,支持和引导氢能产业发展的举措更全面细致,发展要求和目标也更加明确。
图表1:2023年一季度国家层面发布的氢能发展相关政策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两会期间,有超过10位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对氢能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提案,涵盖了全产业链、产学研机制、政策制定以及地区发展等各个方面,今年也是历年两会中对氢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最多的一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界对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而在地方层面,氢能产业政策或规划制定“风潮”更是继续走高,一季度,共有25个省市发布了合计91项氢能相关政策,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其中河南和广东各有11项政策发布,浙江有8项政策发布,上海、江苏和内蒙古各有6项政策发布。
图表2:2023年一季度氢能发展相关政策发布数量前十五省市(项)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总体而言,一季度国内氢能政策呈现井喷之势,政策覆盖面更广、支持举措更精准细致,足见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氢能行业寄予厚望,而在各项政策的正确引导、鼓励和支持下,国内氢能产业在2023年或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 产业链特点⌟
氢能产业链长且关键环节众多,氢能产业链分为上游能源端,主要包括氢气的制取,储存、运输以及加注;中游是关键设备,主要是燃料电池及电解槽,下游应用端,主要包括工业、交通运输、储能等。
图表3:氢能产业链
来源:来觅数据整理
上游制氢环节是产业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制备过程中碳排放程度的不同,制氢环节产生的氢气可划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
其中,通过化石燃料(天然气、煤等制氢)或工业副产(焦炉气或氯碱制氢)生产的氢气,由于制氢过程中碳排放较高,因此被称为灰氢。灰氢制氢由于技术成熟,成本较低,是当前主流制氢手段,其中化石燃料制氢约占国内81%,工业副产氢约占国内18%。
在灰氢基础上应用CCUS技术(碳捕捉、碳封存等)大幅降低碳排放或实现零排放,由此方式制得的氢气称为蓝氢。不过该过程仍以化石燃料为原料,且CCUS技术成本相对较高,较难大规模应用。
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的氢气,由于过程无碳排放,因此被称为绿氢。电解水制氢技术通常分为四种:碱性电解水技术(ALK)、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PEM)、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技术(SOEC)和固体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AEM)。
其中,SOEC和AEM还处在研发示范阶段,暂未实现商业化应用。而ALK技术已完成商业化进程,有一定成本优势,是目前主要的电解制氢方式。
PEM技术处于商业化初期,目前PEM电解槽成本依旧较高,且其核心零部件质子交换膜极度依赖进口,不过PEM具备效率高、能耗少、响应快、负载高等特点,结合未来产业链国产化带来成本下降,PEM将是未来电解制氢的主流方向。
储运环节,高密度存储、长距离、大规模运输技术还未突破,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下游应用。从技术路线上看,储运技术主要有四种: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
目前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比较成熟,具有一定优势,目前是国内主流的储氢技术,但安全隐患和体积比容量小是其明显短板,未来应该会逐步被替代。固态储氢和有机物液体储氢技术各具特色,未来发展潜力都比较大。
图表4:四种氢气储运技术基本特点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游燃料电池环节,电堆、双极板、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气体扩散层、空压机和氢气循环泵是燃料电池的八大关键部件,也是我国发展氢能产业需要重点攻克的环节。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工业、电力、交通运输、建筑等,目前我国氢能应用占比最大的领域是工业领域,它不仅可作为能源燃料,还可以作为原料或还原剂用在石油化工、合成氨、合成甲醇、炼铁炼钢等领域,工业领域氢气使用量占比在九成以上。
氢能建筑领域应用还处在早期导入阶段,不过其代表着绿色建筑的新概念,由于建筑领域需要大量的电能和热能支持,因此氢能建筑领域应用未来市场空间也不小,国际氢能委员会预估,到2050年全球10%的建筑供热和8%的建筑供能将由氢气提供。
在电力领域,氢能是一种新型的储能形式,氢储能具有环保、可再生、规模大、可跨季节储能等优势,通过电—氢—电的转化方式,帮助电网调峰调谷,缓解电力结构性供需失衡难点,将成为国家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主力之一,未来“水风光电+氢储能”一体化将成为趋势。
在交通运输领域,氢能被寄予厚望,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主要代表,它具备零排放、长续航、补能快、耐低温等特点,在特定场景可以缓解燃油车碳排放和电动车里程焦虑等缺点。目前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中,商用车和专用车占主导地位。
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3626辆和3367辆,同比增长105.4%和112.8%。截至2022年,我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为12682辆,位列全球第三,约占全球总保有量的19%。
图表5:2017-2022年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情况(辆)
来源:中汽协、来觅数据整理
另外,氢燃料电池除在汽车等陆路交通领域的应用外,也在船舶、无人机等新兴细分领域积极探索,未来应用范围会进一步扩大。
⌜ 市场规模⌟
未来30年全球氢能市场可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业界对于这一观点基本保持一致。高盛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氢能市场规模1250亿美元,预计到2050年氢能的市场规模可突破1万亿美元。国际氢能源委员会预测,2050年全球氢能源需求将增至目前的10倍,届时全球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
当前氢能在全球能源总需求的占比在2.5%左右,主要是受限于制取及储运成本高等因素,未来随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加速和氢能产业技术的突破创新,氢能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愈发重要,多家机构对2050年氢能在全球能源总需求占比预测都在12%以上,最高甚至达到了22%。
图表6:2050年氢能在全球能源总需求的占比预测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市场亦是如此,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达4004万吨,同比增长32%,占2021年全球氢气产量的28%。我国也是最大的氢气消费国,目前我国氢能年需求量在3000万吨左右,约占全球需求总量的30%。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2030、2060年我国氢气年需求量将达到3700万吨和13000万吨以上,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占比分别达到5%和20%以上。
图表7:2030年和2060年中国氢能需求量和终端消费占比预测
来源:中国氢能联盟、来觅数据整理
标签:
精彩推荐
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iflittlebylittle,iflittle这个很多人还不知
1、皮肤过敏或生活压力过大,上火等因素建议:1 洁面,每日用温热水洗脸
6月9日,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开展第三日,中外观展
6月10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6月10日,
央广网南京6月9日消息(记者王锡斐)去年,我们关注了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马
今天(9日),大唐西藏扎拉水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配备首台
在“美国高考”的SAT考试中,佛罗里达州18岁的高中生乔恩·王(JonWang
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同比增长近3倍,德国
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近期开发出一款人工智能程序,它能依据患者在住院
隆福寺始建于明朝,是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的重要组
美国《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6日披露称,根据来自欧洲情报机构的信息显
6月9日,蔚来公布第一季度财报。2023年第一季度,蔚来总营收为106 765
仔猪饲养需要添加哪些营养剂仔猪饲养需要添加多种营养剂来保障其生长发
眼下,全国麦收已经进入作业高峰期,各地多措并举抢收抢种,农业生产有
6月9日18时15分,随着最后一科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2023年全国普通高考
为了延续益力多优质的家庭配送服务,把健康美味的产品呈送给广大客户,
便秘是常见的肠道问题之一,饮食习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那么,吃哪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姚曹洁
中植系溢价出售ST宇顺易主
6月9日上午11点39分,苏享茂哥哥苏享龙发布微博,称翟欣欣已被海淀警方
LAOKESAID我的一生经历了太多苦,20多岁丈夫去世,30多岁被骗,被污名
来为大家讲解以上的问题。淮南中润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南中润能源科
公司尾牙邀请函(精选3篇)公司尾牙邀请函篇1_________公司:我公司决
葛根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葛根,中药名。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
6月7日,瓯江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李校堃、资深研究员穆萨穆罕默迪、特聘研
资讯News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1
06-10
聚焦Policy
当好农民工的“护薪人” 近日,罗某等7名农民工在收到被拖欠的工资后,纷纷打电话向江西省南昌市...
“通讯录里所有人都知道我欠钱了”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坤 ...
大连宝马车撞人案肇事司机被判死刑 本报讯 记者韩宇 10月29日,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
医院财务迷上网络赌博输光5000万元公款 □ 本报记者 马维博 □ 本报通讯员 汪宇堂 曹...
辊环车削 雕琢毫厘(工匠绝活) 【绝活看点】 23年来,雷虎始终扎根一线,改进钢材轧制工艺...
交警严查超标电动自行车挪用“白牌” 截至昨晚6时,处罚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共计6585笔;下一步将...
明起寒潮来袭 北方气温普降10℃以上 中央气象台预计,本周日北京平原地区最低气温降至-4℃左右...
多种蔬菜价格降幅达五成 包括菠菜、蒿子秆等 预计本月中旬蔬菜恢复供需平衡 本报讯(记者...
北京周日最低气温或达-4℃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新一股...
昌平一家四口确诊新冠肺炎 天通北苑第二社区升级为中风险地区 朝阳两涉疫校区及16所学校停课 ...